English

“过腹”转化 加工转化

——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代表谈农业结构调整
2000-03-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袁祥 我有话说

“现在我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吉林的农业结构调整走什么样的路?”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代表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些年,吉林的粮食生产一直比较稳定,产量在250亿公斤左右。全省粮食库存量只有190亿公斤,而收购库存已达到360亿公斤。

王云坤说:“前几年,粮食收购价格比较高,农民的收入增长也比较快。因为粮食多了,按照市场规则,从去年开始,粮食价格特别是保护价开始下调,农民收入下降,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下降5.2%。正如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所说,农产品出现了相对过剩的情况。”

在这种新情况下,怎么办?王云坤坚定地表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这是唯一的出路。”

如何调整?王云坤指出:首先要调整种植业结构,从注重提高粮食产量,调整为主要满足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在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同时,要防止市场的开发滞后和农民不适应结构调整而弃种这两种情况的出现。

王云坤认为:调整农业结构就要实施农副产品的大规模转化。当然,农产品的转化,也有一个市场开发问题,但是农副产品转化以后的市场空间,远大于直接出售农副产品的市场。那么如何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呢?最直接、农民最容易接受的办法,就是发展畜牧业,“过腹”转化,实现食品的深度加工,肉制品、奶制品的加工增值。

王云坤分析说,我们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国际上农副产品的成本要高,而我们畜牧业、肉蛋奶的生产成本比国际上肉蛋奶成本要低。所以它的国际市场空间就要大一些。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除了追求绿色食品以外,需要更多肉蛋奶制品。所以它的国内市场空间也要大一些。这是一种“过腹”转化。

“调整农业结构最根本的还是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王云坤指出,“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够大量增值,还能变成可再生资源,乃至成为工业产品的原料。”

王云坤举例说明他的观点:过去我们用煤作为化工产品原料,形成煤化学、煤化工,后来用石油、原油作原料,叫做油化工。现在把农产品作为原料,比如把玉米和玉米秆作为原料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叫作生物化工。石油、煤等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而农副产品是可再生的资源,只要有土地,每年都可以生产,永无止境。如果我们在农产品加工上加大力度,市场方面进一步开发,那么我们的农副产品就不是相对过剩,而是相对不足,从而促使农业产品、农业经济出现良性循环,农民收入也会有很大提高。

为此,王云坤建议,在新的农村形势和农业形势下,国家应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